mgtv东北话,中国最大规模的传染性杀伤武器-沈阳招聘

2015年02月09日

东北话,中国最大规模的传染性杀伤武器-沈阳招聘

东北话,是中国最大规模的传染性杀伤武器!
在中国所有地区中,东北独树一帜。
东北的一切不仅与过去有关,也跟中国的当下生活密不可分,甚至还指向了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。

传说中,有一个地域,叫东北;那里养着一群人,叫东北银。
他们的语言有一种特殊的技能,那就是——传辣炒海瓜子!遍!全!世!界!
不论是河南话浙江话台湾话,只要碰上东北话,基本全白瞎,
不管你以前是哪儿人七合圣石战记,只要交上了东北朋友,以后搁谁眼里你都是东北人。
首先,东北人极其自信,不会被任何方言所干扰蓝爱子,免疫力极强。
在讨论度上唯一能和东北人一较高下的,就是福建人了,但当一个东北人和一个福建人玩成语接龙:




各自成一派 难分高下。
东北话的第二个特点就是:传染力极强
主要分集体传染和指数型传染。
看看郭京飞谈起雷佳音,一脸恐慌,你就知道,东北话多厉害了,专业学播音表演的都扛不住啊!

东北话有多魔性?你们先自行感受一下:
我在南方上的大学,宿舍就我一个东北的,呆了四年,他们 同学朋友都以为他们在东北上的学。
我的东北同事看完上面这句话,很云淡风清地说了一句:
呵呵 让他同学放假了离他远点儿,不然它们也快了……

全国的方言,最具传染性的,还数东北话。
东北话自带吸粉属性,你可以学不会粤语、闽南语,但“唉呀妈呀”“没(妹)毛病”“扎心”“老铁”“扯犊子”,总是可以脱口而出。
跟东北人待久了,你会发现自己会不知不觉被带跑偏,满口“大碴子味”正室难为。
以至于有人调侃:“遇到东北话,觉得有意思想学几句,千万忍住!否则99%是改不回来了。”
东北话在全国吃得开除了与普通话的语调接近之外,还离不开一些“东北话教学旗手”的带动。
各大直播平台的东北老妹儿喊起麦来“字正腔圆”,一年一度的春晚更是一堂生动的东北话全国公开课。
此外,东北话语句简短空山基,字少,说着不仅省劲,还亲切,在天寒地冻的气候下能让人快速熟络。
比如“整”这个词,可以打包一切动词。“甲:我想给你整个世界。乙:那你整呗激变玄武门。”如果你能理解这个梗,那么恭喜你,已经是半个东北人了。
前段时间,沈阳走出来的明星林更新,他爸爸曾经在采访中坦言:担心儿子的东北话影响星途。

结果……并妹有呀!
星途顺风顺水不说,儿子还对自己的大碴子味很满意啊。

原因是……他的表演课老师是吉林人,班主任是沈阳人,台词老师是沈阳人,彼此的东北话在对方耳朵里,听上去都是普通话。

林更新对自己口音的误解其实不奇怪,虽然外地人觉得东北口音魔性,看了下面这些网友的经历,才发现:
他们压根就没觉得自己说的说东北话,一直以为自己每天说都就是普通话呢。
我脚着我普通话害行,可存正了,应该听不出我是东北银,和董卿说话口音一样一样的。
比如,去公司财务部上班第一天,问同事办公室密码,一位东北小哥在QQ上告诉我是财务部的拼音。
试了10次错误后,才发现密码应该是——chaiwubu↓↓↓

一东北大哥在北京地铁站里迷了路,问大爷西口怎么出,大爷说你去西南口还是西北口啊,大哥说我要去「AB西D的那个西」呀!

也不能全怪上面这位大哥,毕竟英语课上就是这样教的呀 ↓↓↓
毕竟大街上就是这样明目张胆地贴着的呀:别人招牌上都写猪肉,只有东北写——猪又。

别人河边上都写的不让钓鱼,只有我们东北的河边上写——不样钓鱼。

以至于去了外地,当自己满嘴大苞米碴子味跑出来,别人投来关注的眼神时,东北人还以为大家都被自己新闻联播般标准的口音所吸引了呢——

不仅是去外地,把东三省分开,每个省的人也都觉得自己说的是最正宗的普通话,听别省人说话就满满的酸菜粉条煮芸豆味儿。
来自哈尔滨的李健老师就是一个代表,坚称黑龙江人没有口音,嘲笑我们辽宁人口音重。

还一脸骄傲地说自己黑龙江版的「哎呀妈呀」,比辽宁版的口音轻多了(有……吗???)。

如果在全国的方言中,让大家选出一个最受欢迎的,那么东北话基本上可以排入前三强!
东北话,集搞笑与魔性为一身,堪称说相声的官方语言。
东北话之所以这么流行撒旦僵尸女,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它本身的发音,就非常接近普通话,很多人都能听得懂。
虽然如此,东北话还是还有一些专属的发音特点,关于这点,深度君给大家分享一个悲伤的例子......
因为口音问题雷碧,一东北小哥与八百万失之交臂。

感受一下东北口音的日常,哈哈哈哈可以说非常魔性了。





东北话实在是太有特点了,有时候你认为自己的普通话讲的已经非常正宗了,平时说话的一些小细节,会分分钟出卖你是一个东北人的事实。



除了魔性之外春到湘江,东北话的传染力还非常强,一言不合就就把身边人的口音带偏......

再给你们感受一下,东北话八级试题,有会做的吗?
深度君现在满脑子都是个个别个个别,别别别别别别的

在辽宁沈阳、鞍山等多个地方,方言中难以区分声母r和y的发音,所以经常出现将二者搞混的“笑话”。
比如图中的“不样停车”,实为“不让停车”。或者东北人常自称“东北银”,也是同一个原因。

其实口音之间的互相传染是个语言学中的大命题,本是不限于东北话的——
就比如《我的前半生》里上海话的薛珍珠女士看多了,说话就会变成:好的呀、不听话的呀、贺涵老帅的呀;
《中国有嘻嘻哈哈哈哈》里布瑞吉和gai听多了怪鸭历险记,说话就是好的噻、走噻、MMP;

陈柏霖录了几集花少,就跟芒果台的工作人员学了一口塑料普通话,一句话要拐五个弯。

虽然弗兰的小伙伴们对塑普的传染力充满信心——

但顶多也就是和东北话平分个秋色……

毕竟东北话,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大规模的传染性杀伤武器。

外地人去了东北,肯定逃不掉被传染的命。
《论语》里都写着呢:三人行,必定都是东北口音。
意为——三个人走在一起,有两个东北人,那么无论第三个人是哪里的,他都一定会说东北话。
东北人去了外地,更是大杀四方。
因为我们东北人对家乡最大的尊重,就是让身边的南方人都带上大碴子味↓↓↓
这时候问题来了——为什么东北话那么容易传染呢唔该借歪?
首先,全国人民接触东北话的渠道实在是太多了。
东北人自带风风火火、愿意出门闯荡的性格,他们遍布全国各地,无论你是哪里人,都有可能在自己的家乡听到东北话;
各种直播平台上的东北老妹儿主播mgtv,让全国人民都学会了没毛病、扎心和老铁,麦一喊起来更是拦都拦不住;

一年一度的春晚更是一堂活生生的东北话全国公开课,全中国人都在那个特殊的时刻盯着一群东北艺术家,看他们用最凝练、最形象、最搞笑的方言唠嗑武训传。

寓教于乐的道理大家都懂,小品的形式很容易让我们觉得:东北话都好幽默啊。
再加上东北人天生自来熟,见了陌生人称呼从来不生分,而是热情地和你当亲戚:老哥儿啊、老妹儿啊、兄弟啊,一口一个。
于是,在与他们交流并且气氛到位的时候,大家都会不自觉地向东北话靠拢——不由自主地跟着,拐啦,拐啦,拐啦……
最后有一天突然发现:唉呀妈呀?我这腿咋突然瘸了呢?

此外,本着「能动手就别BB原则」的东北话,说起来也十分省力和顺口。作为漫长严冬的产物,东北人充分掌握节省自身热量的经验内向者优势。
比如普通话里的「你在干什么呀?」,放东北话里就是「噶哈呢?」,字数一下子减了一半。精髓就在于长话短说,以便于在天寒地冻的时候快速表达情绪。
对了,别看东北话用的字数少,表达的情绪却一点儿没含糊。
就比如——你瞅啥?瞅你咋滴?——
这七个字,就自带画面,人物矛盾呼之欲出,分分钟脑补一段万字黑帮长文。龙套王

再比如滚犊子和扯犊子,虽然语句简短,但仅仅是换了一个动词,表达的意思就是天壤之别陈寿灿。

更何况,东北人也不是时时刻刻都话少,不信你去吵架试试?削你信不信???

于是,在一场场硬碰硬的较量当中,诸地方言皆败下阵来。
胜出者东北话以其亲切的口吻、豪放的性格、以及无与伦比的喜剧代入感,让你一旦身处其中便无法自拔,被东北口音带跑如滔滔江水顺流而下。
比如,和沈阳人林更新一起拍过戏的河北人赵丽颖沦陷了……

香港的郑嘉颖沦陷了……

连外国友人林允儿也沦陷了……

记得阮经天刚刚上《了不起的挑战》第一集时,还是个时刻保持围笑的湾湾少年卡里卡里,参加了几期之后,一口一个啥啥啥、儿化音用的出神入化,不知道的还以为小天来自中国台湾铁岭市。

憋笑了,罪魁祸首就是你!!!

除此之外,东北话还以各种,书籍、网络方式传播着海林报恩寺。
东北话不知不觉渗透到了很多地方,以至于国外编教材的时候
也出现东北话。
比如这本教日本人念中文的书▼

(我老高兴了!不扒瞎!)
普通话和东北话对比▼

渗透到日剧中……▼

还有韩剧中……▼



当一个字幕组潜入了一个东北人,呵呵呵呵呵呵,所有热播剧都不能幸免▼


你以为欧美剧能幸免?太天真了……▼


动画片也不能幸免,传染要从娃娃抓起▼

等等!
按照这种推算,如果一个东北同胞,一个月用方言传染两个人,一年就是24个人,而这24个人又用一年传染24个人。
假以时日,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,总有一天就会传染所有中国人……
如果搞定了我们,征服歪果仁还远吗……
照这个趋势,突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:
未来东北话是否有可能打败英语,成为全世界的通用语言???
想到这里,不禁为我伟大的祖国激动落泪了!
这一刻,我突然贼期待那一天地到来!

- End -

沈阳招聘|您身边的求职招聘专家

分类:全部文章 | 标签: | 查看:377
106影院丛林和DWP一起搞事情?-电音粥刊丰胸食物有哪些世间有种补气灵药,效果不逊于西洋参!-药事汇